1
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精选

中国船检报 “爱达·魔都号”炼成记

转自中国船检报

奋楫笃行,履践致远。2024年1月7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完成首航。我国成为继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日本之后第6个具有大型邮轮建造能力的国家,也是全球唯一集齐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可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这条跨越山海的摘“珠”之路,凝聚着几代中国造船人的夙愿,容纳着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缩影。


突破:国产首艘 从零到一

梦想落地生根,书写了一个从零开始的故事。

12月5日,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暌违四年回归上海,来自四面八方的海事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襄行业盛举。在中国船舶集团展台,一艘大型邮轮模型和一间按照1:1比例打造的海景房舱室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外观设计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身系“敦煌飞天”彩带;20层甲板错落有致,2826间舱室星罗棋布;高达16层、面积4万平方米的生活娱乐公共区域内,大型演艺中心、特色餐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内部装饰富丽堂皇,舱室设备现代智能。这,就是“爱达·魔都号”,一座移动的“海上现代化城市”。


大型邮轮似乎一直都是欧洲人的专利。过去150多年来,大型邮轮的建造一直为欧洲所垄断,而自2006年国际邮轮公司进驻上海以来,中国邮轮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维持在40%以上。拥有我国自主建造的大型邮轮,成为萦绕在中国造船人心头的梦。为填补我国造船工业最后一块空白,也为让中国人真正登上国产大型邮轮,由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中国船级社(CCS)参与审图和检验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横空出世。6万张图纸、2千多万工时,中国造船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蝶变,我国在大型邮轮建造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爱达·魔都号”总吨位达13.55万吨,全长323.6米,型宽37.2米,有24层楼高,最大吃水8.55米,最大航速22.6节,拥有乘客舱室2125间,最多可容纳5246名乘客。据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办公室主任、大型邮轮项目副经理易国伟介绍,作为一项纷繁复杂的“巨系统工程”,“爱达·魔都号”的建造难度和复杂程度相比普通货船呈指数级上升。首先是规模之大。“爱达·魔都号”拥有2500万个零部件,是C919零件总数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全船铺设线缆总长度达4750公里,相当于上海到拉萨的距离。内装工程更是等于在陆地上建造5到7个五星级酒店的工程量。庞大的规模和琐碎的细节对船舶建造的广度和精度提出了双重要求。其次是供应商之多。“爱达·魔都号”采取“1+N”合作模式,即一个总装造船企业与众多供应商合作,这意味着有来自全球上百家战略供应商、上千家专业供应商需要联动配合和协同管理,而借助一艘船的力量将“过路经济”转变为“产业链经济”也是整个项目落地需要延伸的意义。除此之外,大型邮轮不仅要满足运输需求和跨行业、跨国界的规范标准,还要考虑艺术美学、影音体验、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舱室内部噪音控制、换气通风、消防安全等也是整体建造的重中之重,错综复杂的分支脉络在邮轮项目组的桌案上铺展开来。

为使项目顺利展开,“爱达·魔都号”项目组联合行业各方直面难题、逐个击破。为增强船舶稳定性,“爱达·魔都号”船体两侧安装有一对单片超过20平方米的减摇鳍,可直接把船体横摇幅度降低88%;为提高船舶操纵性,“爱达·魔都号”装配了360度回转的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并在船艏安装3台艏侧推;为优化乘客体验感,“爱达·魔都号”全船覆盖5G网络技术......最重要的是,通过借鉴国外丰富的建造经验和整合船舶工业全产业链条的宝贵资源,“爱达·魔都号”项目组先后攻克了重量控制、减振降噪和安全返港这三大贯穿邮轮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术,为我国后续大型邮轮的建造和发展夯实基础。

2024年1月1日,“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迎接四海宾朋,正式开启万众期待的首航。投入运营后,也将开启以上海为母港的国际航线,执航日本及东南亚航线,并适时推出“海上丝绸之路”等中长航线。一艘承载着中国造船人满腔热血和奋斗岁月的圆梦之船将劈波斩浪,畅游大海。


攻关:大道之始 步履维艰

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难越向前。

从大型邮轮项目启动到圆满完成,横亘在中间的是一条漫漫攻关路。无论是图纸设计、船体建造,还是规范编制、现场检验,一道道待解题摆在邮轮项目组面前。针对核心技术和建造经验方面的不足,“爱达·魔都号”项目组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在学习和借鉴欧洲大型邮轮先进设计建造工艺的基础上,依托行业科研创新力量,迎难而上、奋勇前行,终于成功具备了大型邮轮复杂巨系统工程的建造能力。

开始总是千头万绪。开展大型邮轮项目之初,面对我国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选择与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合作,引进多达15万页、重约2.1吨的设计图纸和建造管理文件,全面借鉴已有的大型邮轮建造经验。与此同时,依据国外大型邮轮总包建造模式,构建多中心、分布式、可迭代的项目组与部门制协同组织管理模式,完成全船研发设计、采购管理、生产建造总承包的EPC项目管理。针对国内一片空白的邮轮建造产业链,着力打造本地化供应链生态,结合不同市场和技术需求,逐步在内装酒店、餐饮、娱乐等专业方面实现国产化替代,助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邮轮产业发展。

引进消化之后,技术攻关、创新是终极目标。鉴于大型邮轮“船舶+酒店+娱乐”的交叉化、定制化产品属性,做好重量控制、降低船体自重是“爱达·魔都号”项目的第一个“拦路虎”。为攻克这一难关,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成立专门的智能化薄板车间,采用厚度仅为4到8毫米的薄型钢板代替20毫米厚的传统钢板,并通过智能手段和自动控制提高薄板切割、矫平、拼板、焊接的精细化程度,致力于打造“灯塔工厂”式的全智能生产线。立足大型邮轮的设计初衷和服务目标,为了提高邮轮舒适性、给乘客带来更好的旅行体验,舱室内部减振降噪是关键。据了解,“爱达·魔都号”除了对机械设备进行减振处理之外,还铺设大量隔音材料将房舱噪音指标控制在43分贝以下,并通过仿真预报手段规避特殊频段,实时监测、控制噪音水平。对于大型邮轮至关重要的安全返港问题,“爱达·魔都号”将近90%的设备和系统在事故发生时会立马启动备份装置,邮轮届时将摇身一变成为一艘巨大的救生艇,以6节航速从1500海里之外安全返回港口。同时,船体两侧悬挂20艘超大救生艇,为邮轮上人命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除了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领域的科研攻关,相关规范体系的建立和船舶检验技术的支持也是促进我国邮轮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据CCS上海规范所法规与绿色技术研究部副主任顾雅娟介绍,CCS于2015年成立了邮轮技术专项研究小组,根据邮轮核心技术和国内开发需求建立符合中国文化特点和游客需求的邮轮规范技术标准,为我国开展邮轮设计与建造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2017年,在对大量国际相关技术标准和港口国政府要求展开研究的基础上,依托业界广泛合作和大力支持,CCS发布《邮轮规范》,为我国后续邮轮建造提供了专门规范文件。

而“爱达·魔都号”项目伊始,CCS就将其划归为优先任务之一,与业界共同开展大型邮轮技术研究。2018年,CCS牵头承担“高技术远洋客船安全返港系统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并参与“高技术远洋客船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研究”等其他8个项目的研究工作。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签订大型邮轮建造入级审图及检验备忘录之后,CCS于2019年选派多名验船师赴海外参加邮轮技术培训,为支持国产大型邮轮建造检验打下良好基础。截至目前,CCS推出包括1部规范、6份指南、4套软件在内的1+6+4邮轮规范指南体系,完成数百份图纸审核和上万个现场检验项目,初步建立起邮轮自主审图及检验能力,有效促进我国船舶工业从大型邮轮设计建造到配套供应能力的全面提升。

攻坚克难,步履铿锵。“爱达·魔都号”的诞生过程是中国船舶行业追梦路上无数艰难坎坷的充分见证,也是船舶设计、建造、检验等领域通力合作的丰硕成果。至此,我国船舶工业拥有了坚实的大型邮轮建造经验和初具规模的邮轮供应链生态,我国终于在大型邮轮这一“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占据一席之地。


奋战:分毫必争 聚沙成塔

“大型邮轮是一件工艺品,要拿出绣花的功夫。”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琦在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提到:“‘爱达·魔都号’集餐饮、娱乐、住宿、休闲于一体,其安全性、舒适性、复杂度、集成度均为造船工业单体装备之最,是名副其实的复杂巨系统工程和工业艺术结晶。”大型邮轮设计建造要精益求精、拿出绣花的功夫,而精度、质量控制方面也必须做到分毫必争、斤斤计较。CCS作为审图和检验单位,以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为船舶前期开发和后期建造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现场检验服务。

“爱达·魔都号”作为一项巨系统工程,其系统之复杂、多方协调之繁琐,在造船行业首屈一指。因此,传统设计审图和建造检验的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审图方面,CCS采用多方“并联”式合作,同时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突破邮轮上层建筑结构强度、稳性安全、安全返港系统、消防安全、替代设计、噪声标准等评估技术,形成了大型邮轮审图能力,培养了一支高素质审图队伍。建造检验方面,除了缺乏经验之外,“巨系统工程”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是主要困难。CCS上海分社建造和海工检验处验船师伊亭告诉记者:“‘爱达·魔都号’的检验范围变得更广,知识面也变得更宽。普通货船的检验项目有上千项,而‘爱达·魔都号’的检验项目有将近10万项之多。”面对“巨系统工程”的高复杂度,CCS组建专门的邮轮检验团队,通过学习和培训主动拥抱新观念新思想,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舒适区。

在项目具体开展过程中,CCS针对“爱达·魔都号”的薄板结构和轻质材料,专门制定相关规范,纳入《材料与焊接规范》,同时为船厂举办铝合金结构和焊接检验相关培训并签发工艺认可证书。与此同时,CCS还先后开展邮轮整船强度、局部结构强度、极限强度、异型结构强度等评估方法研究,并编制相关指南、开发强度评估软件,有力支撑邮轮船体结构设计和审图。在减振降噪方面,CCS开展舱室噪声预报方法及控制、风激噪声测量与评估、公共区域声学品质评价、水下噪声测量与评估等技术研究,编制相关指南,开发配套预报软件,并为邮轮设计提出优化措施。在邮轮建造过程中,CCS共参与6个大类13个小项的振动噪音测量,尤其是第二次试航期间的水下辐射噪音试验,开创了我国大型船舶水下噪音测量的先例。

安全返港是大型邮轮设计建造的重中之重,关乎上千名乘客和船员的生命安全。CCS经过多年研究于2019年发布《IMO安全返港和有序撤离要求实施指南》,又经过5年潜心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返港系统评估软件(COMPASS-SAP),确保技术自主可控和数据安全,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也为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安全返港方面的设计、建造和检验工作提供大力支撑。另外,大型邮轮内装工程造价占比非常高,国内造船行业存在较大进步空间。CCS充分利用自身船舶消防技术优势,开展内装材料性能研究、试验和认可模式研究,以及内装工程完工验收标准研究,完成相关报告和标准编制,同时为船厂自制内装材料进行认可发证,有力支持国产化进程。

将近5年的时间里,CCS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与行业各界,同呼吸、共命运,纵深发展、步步为营,在国产大型邮轮项目中携手奋战、共同成长。展望未来,CCS将继续深入大型邮轮核心技术攻关,深度参与国际邮轮标准制定,积极探索大型邮轮节能减排技术、低碳零碳燃料技术,推动国产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发挥船检“主力军”“国家队”引领作用,与船舶行业在各个领域勠力同心,共助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上一篇:2026年命名交付!国产大型邮轮2号船建造全面提速

下一篇:龙年第一艘新船!中船澄西82000吨散货船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