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中国船舶股份船海产融发展高峰论坛(2022)暨上海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之家揭牌仪式回顾(三)

       12月9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船海产融发展高峰论坛暨上海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之家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论坛旨在搭建产业与金融交流合作平台,聚合船舶工业产业头部资源,洞悉行业赛道一线信息,深化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行业创新驱动。

       论坛上,中国船舶集团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包张静作了《船舶海工市场投资机遇识别与选择》的主题报告。

       包张静围绕船舶行业发展过程中如何识别机遇和驾驭趋势机遇、把握变革机遇、抓住政策机遇作了精彩报告,阐述了复杂多变和波动起伏行情下如何识别和选择投资机会方法,并对未来船舶行业的投资路径和方向给出自己的判断。

       关于如何识别机遇。包张静把行业、企业和企业家形容为赛道、赛车和赛手,指出识别机遇不仅要了解行业增长背景、商业模式和竞争情况,还要了解企业竞争地位与优劣势,也要了解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包张静认为,船舶工业是关联度广、带动性强的产业,是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是出口导向型、充分国际竞争的产业,也是产业链条长、链节点多、具有波动性周期性的产业,同时指出,我国船舶工业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已形成集研发设计、建造修理、配套为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已成功突破一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标志性的海洋装备,已实现了从小到大跨越式发展,目前正加快向造船强国迈进,为此,他认为,我国船舶工业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是极具战略投资价值的行业。在行业既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赛车(赛手)的问题,包张静认为,船舶工业产业链条长,上中下游参与主体众多,他认为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参与主体中,投资者一定要抓链主、抓链长、抓头部企业。
       关于驾驭趋势机遇。包张静指出,船舶工业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大的运行趋势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为人的主观意识所左右,但是,大家可在大趋势中寻求小趋势。他认为,小趋势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抓住了市场发展中的小趋势,就是抓住了发展机遇。为了有效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抓住市场时机、赢取财富,他建议大家一定要了解船舶市场和船舶工业周期划分以及发展趋势特点。按照这一方法,包张静认为2023年集装箱船会明显回调,LNG船成交量将明显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汽车运输行情有望延续,散货船和油船有望好转,特别是油船市场基本面更是朝支撑新造市场好转方向发展;同时,他认为,短期内市场趋弱但结构性机遇依旧存在,中长期看船舶市场还会有反复筑底过程。
       关于把握变革机遇。包张静指出,技术变革始终是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最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面对能源和资源危机、全球生态和环境恶化、气候变暖、以及各种高新技术的广泛交叉应用,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推动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模式。他认为,船舶工业发展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是技术变革推动船舶工业深入发展是确定性。包张静强调,一定要寻求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指出当今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世界船舶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主要方向是“绿色、智能、极地、深海”,这是最大的确定性。同时,包张静围绕“低碳零碳船舶与海工装备需求逻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传统船舶智能升级换代,世界各国极地战略博弈推动极地技术加快创新发展和探索、开发、利用和保护深海推动深海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等四个方面趋势做了详细报告,深刻阐述技术变革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
       关于抓住政策机遇。包张静指出,产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确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某个阶段会决定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流动和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向,可解决特定时期行业制约行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他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讲,抓行业政策,就是一定阶段抓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符合资产配置逻辑。针对当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包张静指出“进一步创造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海洋装备的国内需求,进一步加快船舶和海工装备产品的高端化转型,进一步加速船舶工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升级,进一步打造安全稳定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等等有望会是下一阶段行业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建议大家密切关注下一阶段行业政策的动向。

       论坛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作了《金融助力实体企业发展,产投融一体化》的主题演讲。
黄燕铭指出,党的二十大对国资央企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更加有效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从“加快完善”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资央企改革最关键的是“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对于国资改革而言,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类公司”)是一个突破口。对于央企改革而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新时代中央企业的战略目标。
       黄燕铭指出,从实业、金融、投资业务视角分析各类综合性控股集团的股权背景、发展历程、业务布局及组合方式等,产投融一体化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产业集团布局金融业务,综合金融集团布局产业,投资集团布局产业与金融业务。对于中船集团等非金融类央企而言,产融结合是其实现产融投一体化的主要方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非金融企业将金融业务与企业本身的产业布局结合起来,将旗下的金融机构整合成集团的金融业务单元格,由一个金融平台统一管理集团金融业务。金融业务需要与企业其他业务共享企业资源,并提供与产业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最终达到增加企业客户资源、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该模式对协作性要求较高,非金融企业通常用全资或控股的方式来管理金融机构。央企的产融结合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形成了“平行发展”和“服务产业”两种经典模式。
       黄燕铭强调,产业集团发展金融业务除关注业务的规模增长与盈利能力外,还需注重协同作用,以融助产,以产促融。与此同时,防范五大风险,即内部利益存在冲突,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过分发展金融业务,存在短期化行为,协同机制作用不足。自2016年试点开始以来,中央层面共确定了3批21家试点企业,形成2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格局。第一批试点企业只有中国国新、中国诚通两家,对国有资本的运营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论坛上,申银万国研究所交运首席研究员闫海作了《新时代下的核心资产:航运造船与大国崛起》的主题演讲。
       闫海通过回顾航运造船周期历史,结合当下复杂多变和波动起伏行情,针对未来船舶行业的投资路径和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闫海指出,过去基于“比较优势”下“效率优先”原则的交运行业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过去一些看来竞争力不明确,或增长不可持续,或是政策逆风期中的行业或个股,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核心逻辑发生了变化,竞争力以及业绩增长确定性大幅增加,整体大交运物流行业正在面临行业逻辑变化、估值体系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全球贸易量与全球GDP增长同步,具有一定韧性,促进了全球性的资源品运距拉升、粮食路径重构、煤炭运输路径重构、煤炭运输路径重构、天然气贸易路径重构。
       闫海指出,从大国崛起的历史中可以看到,造船周期明显受到全球经济和政治周期影响,需求、技术进步和船龄替代周期(25-30年)共同主导了航运造船行业的周期起落,战争、政治事件等也对航运造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各国劳动力成本、配套产业链、造船技术及设施、贸易份额、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变化,全球造船业经历了从英国至欧洲大陆,至美国,至日韩,再至中国的过程。中国抓住了第四轮航运造船行业景气周期,实现造船业快速发展,才有如今造船大国的地位,2022年,造船业复苏且可持续需要满足的诸多条件和技术革命条件已经具备,产融结合为中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造船行业新一轮景气周期有望拉开帷幕。 

上一篇:中国船舶股份即将迎来上市25周年

下一篇:中国船舶股份船海产融发展高峰论坛(2022)暨上海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之家揭牌仪式回顾(二)